對日商印象停留在十年前?五個你該加入日本新創 J Start-up 的理由!
你想挑戰國際市場、追求創新嗎?其實加入日本新創 J start-up 也是個很好的選項!本篇內容將帶你破除對日本職場的既有印象,了解日本老牌企業調整經營策略,以及眾多吸收國際養分的新創企業崛起,對日本職場帶來哪些嶄新的風氣。
你是嚮往挑戰國際市場、追求創新的人才嗎?除了眾所皆知的美國矽谷、亞洲新興經濟中心-新加坡、上海外,其實日本也是個很好的選項!
大眾對於日本職場的既有印象,可能是相對封閉的企業體制、排資論輩的階級制度、或者必須精熟日文才能融入環境。然而,近年來因為人口高齡化、數位浪潮襲來,日本企業其實都開始有意識地調整經營策略,同時眾多吸收國際養分的新創企業崛起,為日本職場帶來嶄新的風氣。
本篇幫你總結五個你不能錯過「J Start-up」的關鍵點,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前進日本新創!
更加國際化、科技化的市場機會
日本幅員遼闊,大城市眾多。其中東京是世界公認的四大國際性城市之一,也是亞洲唯一上榜的城市,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有近百間都在東京設有據點。在東京,你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進行第一線的交流,透過文化碰撞全方位提升職場軟實力,這是在台灣少有的機會。
此外,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部分日企的保守作風,認為日本企業數位化水準不高。但事實上,東京在「世界十大科技城市排行榜」中皆名列前茅,人工智慧、運輸、3C 產品的發展皆領先全球。
組織文化方面,許多海歸人才創立的新創公司,也致力打造更自由開放的組織風氣。曾經在日本就職的工程師表示,如果身為技術人才,在以外國人居多的企業就職的話,很少遇見日本影視中的職場政治,與主管的交流也很自然融洽,或許應酬比起台灣的確較多,但同時也加速與同事熟悉的速度,整體而言有利有弊。
他也表示,部分軟體工程師對日本技術落後的印象,不完全是事實。他以自身工作經歷舉例,日本一線 IT 企業用的技術,其實比台灣還要新,企業甚至會花公費,讓技術人才到舊金山參加研討會。
雖然日本因為依賴翻譯技術文件,加上英語能力的隔閡,導致沒有辦法快速地吸收第一手資訊,或在國際型社群與其他人交流,但日本也有原生的技術網站,如 Qiita,提供完整詳盡的技術分享與交流環境,製造業的發達,也使日本對於軟硬結合的技術知識領先全球。
大規模、高品質需求的內需市場
日本是全球第 3 大經濟體系,僅次於中國與美國。雖然 1.25 億人(2022 年統計)的人口數不算力壓群雄,但其位居全球第 4 位的高購買力平價 (PPP) ,造就日本市場的獨特經濟地位。
高消費力,也意味者消費者追求高品質的產品或服務。也因此,日本人相當注重一切細節,對於產品與服務的每個生產環節都會反覆檢查,這點可能會使許多求職者望之卻步,但如果能通過日本的人品質鑑定,在全球其他市場的推行也會更有利。
此外,Yourator 數位人才媒合平台的創辦人 Lydia 也提到,現正大力推動南進的「東南亞市場」,其實並非真實存在。所謂東南亞,其實是由文化、語言、人種皆有差異的小市場組合而成,光是印尼就可以細分成十多個小市場。相較之下,文化與語言組成相對單一的日本,雖然具有較高的進入的門檻,但對於渴望大舞台的人才而言,卻更有吸引力,也是前進矽谷一級戰場的敲門磚。
較高的文化親和性
身為台灣人,或許會因為語言不同,以及在媒體上看到的日本文化新聞,認為日本的文化氛圍與台灣大不相同。
實際上,就全球的尺度而言,台灣與日本的文化接近性是相當高的,許多台灣人熟悉的事物,從全民健保、垃圾分類等社會規範,遍佈大街小巷的便利商店、學長姐制等文化習俗,都是從日本率先開始發展,被台灣吸納轉化的。
因此,許多日本企業在進行全球拓展時,第一站就會選擇台灣,除了台灣的文化多元性、以及適中的市場規模是很好的演練場外,也因為台灣文化中含有的日本因子,導致日本產品/服務在台灣更容易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但文化適應因人而異,如果你對於日本的文化社會有興趣,不妨先從較為開放,語言門檻較低的日本新創開始,一步步踏入日本職場,評估自己喜不喜歡這樣的氛圍,是否該繼續留在日本。
政府大力的改革政策
由於人口高齡化、國家長期對於 IT 人才的相對不重視、以及數位轉型浪潮的多重推動下,近年日本開放部分產業,接受新興科技產品及服務的輸入,並調整政策,大量接納外地的人才。傳統日商也開始扶持崛起的新創企業,補足內部缺乏的數位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於 2012 年推出高度人才簽證制度,給予被認定為「高度人才」的工作者許多政策上的優惠,除了居住與進出日本更加便利外,只要在高度人才評分表取得 80 分以上,即可在日本居住滿 1 年時,申請在日本的永久居住權。一般而言,年約 30 歲左右的軟體工程師,其實很容易達到此申請門檻的。
此外,日本也對創業展開國家級戰略政策,如在 2012 年,將福岡市劃為「國家戰略特區」,透過媒體宣傳與政策紅利,吸引海內外的創業家、新創企業前來設點。
福岡市長高島宗一郎認為美國西雅圖與福岡市有許多相似的自然與文化條件,並希望福岡複製西雅圖的成功,引導創新企業打破日本長期經濟的停滯。
至 2019 年止,約有 200 家新創公司在福岡穩定營運發展。BBC 指稱,福岡的發展速度為日本之冠,有望成為日本的矽谷,知識密集 (例如軟體、人工智慧、機器人)、健康醫療,環境能源等三個產業將會是福岡未來發展的目標。
更多元的求職面向
相較於其他亞洲國際城市(新加坡、香港...)以金融服務為主,日本則有不同的製造業風貌,如東京聚集世界各地的製造業的跨國公司總部,除了常見的軟體、網路類新創外,你能在日本市場接觸到更多元的創業主題,例如機器人、運輸服務、航太技術等 O2O / AIoT 應用商業模式。
JobMenta 也整理各產業中值得關注的新創企業(日文內容),來尋找有沒有讓你眼前一亮的商業模式:
➤ 交通運輸科技日系新創:六間精選
➤ 健康科技/生技日系新創:六間精選
➤ 行銷科技新創:五間精選
想追求跟相同文化的夥伴,一同跨海出征的成就感嗎?我們也精選 5 間前進日本市場的新創企業:閱讀內容
如果你想到日本的 Web, IT, 新創產業工作,也歡迎來登錄履歷,讓我們的赴日就職顧問主動聯繫你,給予完整的求職建議!
相關閱讀: